
文章插图
处于盛夏的我们,即使受着太阳的炙烤,但是我们还是会在日常饮食上有所顾忌 , 不会一直吃凉食,考虑到食物对自己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 于是就会吃一些能够养生的食物,那么夏秋交替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夏季保健养生吃什么好?
夏秋交替的养生之道
1、饮食
在夏秋交替的季节,应做到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 , 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尤其对于老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所以应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食多餐,这样才不至于让胃肠负担太重 。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 。专家指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在夏秋之交仍要继续坚持补水 ,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市民,每日应保证饮用8~10杯温开水或茶水 。
2、穿衣
夏秋交替之际最容易患感冒或呼吸道类疾病 。在这段将凉未凉的夏寒期,人们还未从酷夏中缓过神来,穿衣基本上还是以短袖为主 。殊不知,这段被称为气象意义上的夏末,已经具备秋寒的特征,早晚凉快,温差大,再加上阴雨连绵,不知不觉寒气隐隐逼来,容易伤风感冒 。因此穿衣要不怕麻烦,切忌贪凉 , 宁可“常保三分暖” 。
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 。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但也不宜一下子添得太多太快,同时秋季一定要增加适时适度的耐寒锻炼,有助于冬季抗寒能力的提高 。
在挑选衣服时,最好厚薄交替搭配,这样才不会因为气温忽冷忽热而引起感冒,除了厚薄搭配 , 上班族们还可以准备两套衣服,以应对办公室室内、室外较大的温差 。
3、睡眠
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要减缓“秋乏” , 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 。
夏秋交替,气候凉爽,人们睡眠的气象条件大为改善 , 但早晚温差较大 , 是面部神经麻痹症的高发期,平日里更要注意保证充足休息,适当锻炼,夜间睡觉不要长时间对着空调、电扇吹,尤其对于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夜里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开或调到除湿档 , 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
秋季坐卧宜朝西南方,而秋季头向西也是应秋气旺于西方之理 。还要重视午休 。专家研究发现 , 人在中午睡一个小时的效果,能够达到晚上几个小时的睡眠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此外,适当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
夏秋交替养生,还要注意出行、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
4、出行
夏秋交替,高温和炎热依然是这个时节的主旋律,尤其是中午,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可达30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不减盛夏 。夏末初秋季节交替不能忽视防暑降温 。
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 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带上遮阳伞、帽,并及时补充水分 。
有的女生认为,秋天到了,阳光也开始变温柔,防晒霜已不是必需品了 。其实,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气温下降,人们感觉凉爽,但事实上紫外线还和夏天一样强,加上秋天人们出游频繁,防晒依然是护肤大件事 , 不但应该继续使用防晒霜,防晒倍数还应和夏天一样 。
5、运动
到了秋季的温度还适宜多做些户外活动 , 适当多些日晒,不同于盛夏只有清晨和傍晚略有一丝凉意 , 立秋后上午10点前可增加些室外活动 。在秋季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相宜,还可根据身体情况和需要 , 做些健身操、小球类运动,周末还可尝试登山等户外活动 。
经历了炎热的夏天,在初秋进行户外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 。在户外运动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增减衣服 。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 , 方可脱下过多的衣,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 , 以防身体着凉 。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不宜空腹运动 , 因为空腹时易中暑;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到阴凉处休息 。
6、情绪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自然会有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但同时秋天也是肃杀的季节,悲观的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加重悲观的情绪,因此,情志的稳定是非常关键的 , 既不要因为收获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天气的肃杀,环境的影响而悲观厌世 。
此时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即使遇到伤感的事 , 也应主动予以排解,立秋不悲秋 , 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
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 。另外,秋天要多走走、多聊聊 。一旦有消极情绪,要和亲朋好友多交流,及时宣泄,以免将不良情绪郁结在心 , 日久诱发抑郁 。白领要学会适当慢下脚步,减少工作压力,尽可能保证充足睡眠 。
夏季保健养生食物
1、最佳调味品——食醋
酷夏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 。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 , 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
2、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 。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缘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 。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 。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
3、最佳汤肴——番茄汤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 , 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 , 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 , 最适合于男子 。
4、最佳肉食——鸭肉
切莫以为夏季只宜吃清淡食物,而夏季照样能进补,关键在于选准补品 。这里向你推荐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 , 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多见于夏季 。鸭与火腿、海参共炖 , 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 , 对病后体虚大有裨益;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 , 可治痔疮出血 。
5、最佳饮料——热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 , 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 。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 。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 , 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
【夏秋交替我们应该如何养生 夏季保健养生吃什么好】6、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维生素可让你平安度夏,“最佳”桂冠非维生素E莫属 。德国科学家强调,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 , 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夏天可多安排一点 。必要时也可酌服维生素E的药丸 , 每天15-60毫克足矣 。
7、最佳运动——游泳
夏令最好的运动是游泳 。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脑、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 。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
推荐阅读
- 夏末初秋吃什么蔬菜合适 夏秋交替我们该怎么养生
- 口腔疾病对我们健康有哪些威胁?口腔疾病危害大千万不能忽视
- 扁鹊告诉我们有六种人的病最难治 扁鹊告诉我们有六种人的病最难治是什么
- 《如懿传》告诉我们:越高明的女人,越懂得变通和分寸感
- 党的四个考验是指什么(党面临的四个考验是指什么 我们党面临的四个考验是什么?)
- 我们知道这个Pixela系列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产品系列
- 怎么泡豆芽呀 怎么泡豆芽呢
- 花盆没有孔怎么看出浇透没
- 远近灯光交替怎么拨动 科目三灯光远近交替两种打法
- 商品橱窗怎么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