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讲座有哪些 语文知识小讲座( 四 )


我又趁热打铁,把古诗专项练习出给学生做:根据情景写诗句,写带花、月的诗句,诗句配对,用诗赠言??各种题型,不同的挑战让课堂氛围又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三)练习的复习 苏教版教材中的练习内容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而来的,富有生活 气息、时代感 。
在复习时,这部分内容不能简单地重复 。我们可以先归类,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有哪些,呼应课文内容的有哪些,诵读积累的有哪些,口语交际的内容有哪些 。
然后分而复习,或朗读记忆,或即兴表达,或联系实际运用 。在复习苏教版第七册的处处留心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练习:1、请你给老师画一张去你家的路线示意图,使老师能顺利去你家家访 。
2、在回家的路上搜集几幅对联,根据课文《春联》想想它们分别是描写的哪方面的内容 。3、给同学介绍你在生活中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 4、 。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人体的喻义 头脑、心脏、骨头、手足……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器官 。
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名称有着它们巧妙的比喻义 。恰当地运用它们,能使意思表达得形象而生动 。
人体名称都各有什么妙喻呢?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 。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脏: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
腰杆:比喻*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
笔称种种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 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 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 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 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 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 为后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 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词造句的风格叫“文笔”; 集体拟定一人写叫“执笔”,写字时笔刚挨纸叫“落笔”; 写文章的开头时叫“起笔”,文章最后写完时叫“收笔”; 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走笔”; 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 谦称自己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 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 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别人手迹叫“手笔”; 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 。名著知识 八、中国四大名著(三部)的作者、主要内容、精彩场面、妙语佳句: 1、《三国演义》 ⑴作者:(明)罗贯中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东汉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
⑶精彩场面: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 ⑷妙语佳句:A、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B、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
C、强宾不压主 。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黄盖、吕蒙等 。
2、《水浒传》 ⑴作者:(明)施耐庵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⑷妙语佳句:A、恩仇不辩非豪杰,黑白分明是丈夫 。

推荐阅读